进入她

繁体版 简体版
进入她 > 重铸南宋 > 第十一章 平台之策

第十一章 平台之策

“臣有一计可化解宋军的优势!”正当所有人一筹莫展时,一个官员走到了前列。

忽必烈闻声望去,原来是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刘秉忠——外号子聪秃驴站在台下。刘秉忠可是他的智囊和国师,在朝廷上也算是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

“国师有办法尽管讲来,如果合朕的意,一定重赏。”忽必烈对子聪寄予厚望地讲到。

子聪回头看了看一边的王杰,很是不屑地道:“台湾毗邻大陆,朝发夕至。两岸百姓多为父子,兄弟,期间婚嫁姻亲不断,故一不可弃。再则苟延残喘的临安小朝廷迁移上岛,现在他们民心军心稳定加上其水军战力惊人。我大元水师新败,已无力与其海上争锋。故二不可战。然而台湾亦有其弱点,如岛小地贫,物产奇缺,粮饷匮乏,还有台湾小朝廷外战未果,仓促颁行新法,造成朝中派系矛盾加深,只需静待时日,岛上必定内乱,故三可守。”

“好!国师的意思,朕听明白了,你是主张以守代攻。还请赐教!”忽必烈听子聪说的很有道理,点头让他继续。

子聪见忽必烈对自己以守代攻的主张很赞赏,自信地继续讲道:“在下为陛下谋三策,一迁界。江南各省沿海20里内百姓全部迁移至内陆,20里内,只屯军,不屯民。二禁海,沿岸商船禁止出海,因宋军水师长于海战,商船出海定为资敌。其上两条相辅相成,可切断台湾粮饷和消息,弱化对手。第三,派出精干细作前往台湾,挑动加重小朝廷中各派的矛盾,许之以利,诱之以情。这样不用陛下大军渡海,台湾岛亦为您所有。”

“不可,陛下,此计圣君亦不可为。”王杰听完守台三策后,竟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古语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王杰是典型的儒生,这句话可是从小刻进了脑海里。他见忽必烈沉默无语,想来也在权衡,赶紧谏言道:“陛下,子聪的计策虽然好,但是这前两策会使岛上百姓跟着无辜受累,退一万步说。就算我大元用此计平定了台湾,微臣敢说岛上也会年年有乱事,岁岁有暴民。”

王杰的话越说越重,忽必烈眉头呈出了一个川字,可能是蒙古人的汉化还不彻底,最终他一拍御座道:“哼,你要战,我便战。草原上的雄鹰是不会对宋朝的羔羊心慈手软。”

“陛下....”王杰还想再劝,谁知道忽必烈手一挥,严肃地命令道:“够了,王卿不用多言了。按照国师的意思办!退朝!”

······书房内,忽必烈刚刚下了早朝躺在长椅上休息,旁边是阿合马和子聪两人在署理着政事。忽然一只猎鹰飞了进来,它落在长椅扶手上,发出了两声鹰啸。

这猎鹰是忽必烈秘密情报的传递工具,他从其脚上掏出密信,静静地查看起来。

“阿合马,史天泽的近况怎么样了?”忽必烈看着密信,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

阿合马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史将军在高丽镇压叛乱,奏折上说那些高丽棒子这次乱事闹得挺凶,有数万之众,还有宋军提供的火炮支持。战术也不同于以前,都采取深沟高垒防守,根本不合我们的大军正面对抗。所以史将军说平定高丽只怕还要一些日子。”

忽必烈还没听完阿合马的话,就将密信第到了他手上淡淡地道:“你们两人前几天还说他忠心耿耿,看看这个,史天泽瞒着朕做的好事!”

子聪凑了过来和阿合马一起将密信小声地念道:“宋皇帝即位,强行立后史天泽之女馨儿,重臣阻挠,太师王爚遭罢免,重臣文天祥陈宜中等廷杖收监。”

“陛下,这不可能。史天泽的小女儿才区区7岁,不可能被立为皇后。”阿合马不清楚中国汉人皇室的传统礼数,只能从常理分析道。

忽必烈终于火了,指着阿合马骂道:“不可能,你忘了宋朝小皇帝才区区8,9岁年纪,不设摄政,独掌朝政,立个7岁的皇后有什么不可能。朕问你们,史天泽是不是宋朝皇帝的卧底。”

子聪脑子一转,赶紧解围道:“陛下息怒。其实要知道史天泽到底是不是宋庭的奸细也容易,咱们将他派往有小股宋军盘踞的福建内陆一带去平叛,一试便知。”

阿合马刚才被忽必烈一指,吓得跪在地上,见子聪帮自己解围赶紧补充道:“在让阿里海牙带兵紧随其后,只要一有乱动,就地格杀。再把他一家老小全部抓起来,作为人质。”

忽必烈不愧为一代枭雄,觉得这两个主意很好。可回头一想这两人昨天还在哪里为史天泽大唱赞歌,今天却立刻提刀相向,不禁多了一丝疑虑,于是他点点头道:“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