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毓听到能出府玩耍只顾着开心,以至于坐上马车时还不知道今天要去哪里,她在马车上晃悠着双腿,问道:“阿姐,我们今日出府去哪儿玩呀!”
沈长月看着堂妹天真灿烂的小脸蛋,忍不住要逗逗她,故意道:“我们今天可不是出去玩,可能会很无趣,你现在回府还来得及哦!”
沈长毓十分喜欢和堂姐呆在一起,“阿毓才不要回去呢,阿姐去哪我就去哪儿!”
因着不赶时间,马车在上京城中徐行了许久,穿过了好几条街道,才来到了一处宅院旁。
还没有下马车,就听见了院子里有一位老者在高声恳求,“江公子,您还是回去吧!算是老朽求求您了!若您还不回府,太傅夫人定会发现他的宝贝孙子偷跑出来了,只怕到时候老朽这儿又要不安宁了!”
“鲁爷爷,您就不要赶我走嘛!我好不容易找个机会偷偷跑出来,还什么都没有学呢,就这样回去岂不可惜!”
这时,鲁婆婆出来打圆场,“老头子,反正小安子已经出来了,就让他用完午膳再走吧!”
转又对江与安交待道,“小安子你安心待着,婆婆这就去园子里摘菜!”
沈长月见院中已没有了争吵声,就带着沈长毓下了马车走进院子。
才进院子,入目的便是各式各样的木工家具,成品和半成品摆满了整个院子。桌、椅、屏风、妆奁应有尽有,除了一些常见的家具还有些不认识的器具似是不是家中常用的,沈长月今日便是为此而来。
此时,鲁木匠正在制作一件七巧桌,而江与安正在一旁递递工具,打打下手,忙得不亦乐乎。这七巧桌的制作可不简单,得技艺高深的木匠才能完成。由七组不同形状的桌子组合而成,可以合在一起拼成不同形状的合桌,也可以任意组合后分开放置,十分适合不同场合使用。
听见脚步声,鲁木匠和江与安同时抬起来头往来人瞧去,入目的便是两个亭亭玉立的大家小姐带着两个丫鬟朝自己走来。
鲁木匠见状以为来人走错路了,便开口道:“几位姑娘怕是找错地方了吧!”
此时沈长毓也还未弄清状况只能呆呆的望着沈长月,等阿姐出面解释。沈长月便在这时自报家门,“小女沈长月,家父是英国公沈翊,今日携堂妹沈长毓特来拜访鲁爷爷!”
鲁木匠听到来人是远房表兄的孙女后,爽朗的笑了起来,“原来是沈翊那小子的闺女呀!一晃都长这么大了,出落得真是标致。”
说完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大声呼喊鲁婆婆,“老婆子快回屋,有贵客来了!”
之后便招呼沈长月等人进屋用茶。进了屋,鲁木匠将家中最好的茶具与茶叶拿出来招待沈长月,“一点粗茶,两个丫头可莫要嫌弃!”
沈长月接过茶盏,品了一口茶,此茶汤色清亮、入口醇香,定是老人家珍藏的好茶叶,“鲁爷爷客气了,此茶豆香馥郁、留有回甘是难得一遇的好茶!”
鲁木匠见沈长月小小年纪如此懂茶,难得一见的想要多聊一些,“此茶与西湖龙井同气连枝,是将西湖处寻来的龙井茶树幼苗移栽茶园里,你鲁婆婆平日悉心照料着它们,每年只采清明前的嫩芽,经过摊放、青锅、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九道工序制作而成。”
“产量极少,平日你鲁婆婆将它们藏在柜子里面,只有来了贵客才会拿出来喝!”
这时鲁婆婆端着点心过来放在了桌上,开口道:“月丫头,别听这个老头子胡说,快尝尝今日早上刚做的芙蓉糕!”
沈长毓拿起一块芙蓉糕放在嘴里,甜得乐滋滋的边吃边说着,“好吃!谢谢鲁婆婆!”
鲁婆婆笑眯眯的看向沈长毓,“好吃就多吃点,厨房还有呢!”
屋内的人都十分其乐融融,除了江与安一人。此时他正气呼呼的坐在凳子上,一边生闷气一边大口咬着芙蓉糕,被糕点噎住后猛地灌了一碗茶,边拍着自己的胸口边控诉道:
“鲁爷爷你偏心,我每次过来都对我没好声没好气的,凭什么这两个丫头过来就对她们这么好,又是茶水又是糕点的,连手中的活计也放下了,我今天白白偷跑出来了,什么也学不到。”
沈长毓听到江与安指责自己,顿时就不服气的反驳了起来,“怎么鲁爷爷喜欢我与阿姐就不行了,你脾气那么臭,肯定不讨人喜欢!”
江与安听后更气不过了,一只腿放在凳子上顿时就站了起来,用手指着沈长毓,开始争论了着,“你说谁脾气臭呢?你脾气才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