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一端上桌三人就被浓郁的香味攻陷,立即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何锦芸吃得满脸幸福,好久没有体验嗦粉的快乐了。
米粉口感柔软丝滑,让人一口接着一口欲罢不能,配菜鱼豆腐也是一绝,咬下去紧实弹牙内里又是嫩的,浸着汤汁每一口都是惊喜。
这碗下肚后三人又去盛了一碗,可谓嗦粉一时爽,一直嗦粉一直爽。
方才挤粉的痛苦感早就烟消云散,何锦芸甚至还在想是不是做少了。
“娘,还有没下锅的米粉,等会我们吃完给周伯家送点去。”何锦芸提议道,毕竟借用了人家的石磨。
“好,我正想给你说呢,咱给你吴叔家也送点去。”沈氏道,自家与周吴两家交好可不能因为一碗米粉就生了间隙。
何锦芸点头明白其中意思,还是她娘想的周到,总不能厚此薄彼了两家人。
周家院子比何家的大些,屋子也多几间。伯娘张氏听见敲门声去开门,一看是何锦芸二人连忙把人请入家中小坐。
“伯娘您太客气了,我和我娘就是来陪你聊聊天,不用拿这些。”
看张氏热情地搬凳子倒水拿橘子给她娘俩吃,何锦芸都不好意思了,赶紧叫伯娘快坐下。
“是呀,慧姐你快坐,我们就是来说说话的。”沈氏附和道。
“哎呀,这有啥,”张氏说着又去抓了盘瓜子来,推到沈氏面前才坐下,笑容满面道:“我两个孩子都在县里做事平常也不回来,孩他爹今日又去县里做短工去了,家里冷冷清清的还好你们过来,不然我得闷死。”
何锦芸记得周家大儿子周清明在县里衙门做事,至于做什么她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平常很少回村,二儿子周清柱在县里的一家石器铺当伙计一个月回来一次。
三人唠了会家常,沈氏便把装着米粉的布袋拿给张氏。
“这是?”
“这是我闺女自己做的米粉,特意给你和周大哥留了些送来。”
“米粉?倒是第一次听说呢,真是稀奇。”张氏接过布袋打开里面白花花的。
何锦芸掰了瓣橘子往嘴里送,“嗯,这可以煮来吃也可以拌着吃,和面条差不多,伯娘晚上可以试试,比面口感要软很多。”
张氏笑眯眯道:“行,听芸丫头的,你上回教我和的面,回来试了试当真是厉害面皮又软又劲道凉了都没硬,以后伯娘还要好好和你学学呢。”
这话说得沈氏心里开心,但脸上却谦虚道:“慧姐说什么笑呢,小丫头片子就是爱捣鼓这些。”
三人又聊了会天,直到沈氏说家里还有事,张氏才放两人走,临走时她还给何锦芸塞了好几个橘子。
这橘子甜,何锦芸一路上全给吃完了,来到吴家两人也进屋坐了会,送了米粉她还想着回去熬鱼骨汤呢,于是便不再多留。
当天晚上又煮了一锅米粉全家人吃,下午特地熬了鱼骨汤做米粉的汤底,鱼汤被熬得奶白奶白的。
何锦文很是喜欢吃这样清淡的,吱溜吱溜不停地嗦粉。
“娘,大哥,你们觉得我们去摆摊卖米粉怎么样?”何锦芸试探地问了声。
“我觉得可行,芸芸手艺好,点子多,肯定能挣着钱,娘同你一起去。”沈氏第一个接话,女子在世本就生存空间小,如今芸芸能以自己的手艺开辟新路,她又有何理由不同意。
埋头吃粉的何锦江听罢筷子一顿,思沉了会才道:“只是摆摊需要成本食材、摊车、石锅、桌椅每处都需要花钱,米粉新奇好吃我也相信芸芸的手艺不过做生意自然也有风险,得先把这些想明白算清楚,在决定是否要迈出这一步。”
这些问题何锦芸自然也明白,她正了神色道:“这些都想过了,摊车石锅还有桌椅是固定的,若是这次失败跌倒那我爬起来继续,米粉不行我便做下一样吃食,下一样吃食不行我在想别的,这样便只需花食材的钱,之前卖的方子钱还存着肯定够我摆摊了,大哥你就让我试试吧。”
看着她认真的样子何锦江点点头露出笑容,“我自然是同意的,不过这些是你事前一定想清楚的,我只是不希望到时候你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听罢何锦芸开心地捏了一把弟弟的小脸,道:“放心吧哥,我肯定不会后悔的!太好啦锦文,以后挣钱了姐姐给你好多好吃的好不好?”
何锦文顶着被捏红的小脸甜甜地笑:“好耶!姐姐最好啦!”
看着她欢呼雀跃地模样,何锦江突然发觉妹妹再也不是那个时时刻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