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听过了,码头确实不好卖,但有人给我说可以拿去城东的吃食街去卖,那儿全是吃食摊子,去那玩的人也多,而且附近还有私塾,书院。”何锦江把自己打听到的事情全说出来。
这下何锦芸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不过还没等她开口沈氏便先问道:“都是吃食摊子岂不是很抢生意?”
“娘,刚刚哥说了去那玩的人也多呀,客源那么多,只要我们好好做吃食也一定能挣钱的。”何锦芸说道,做吃食讲究品质、良心只要她们做的好吃价格合理总会有人来的。
何锦江也点头道:“对,芸芸说的没错,今日下工我特意去看了一番,也没见着米粉这类的吃食。”
听到这沈氏才放心的拍拍胸脯,“那就好,那就好。”
第二日一早,何锦芸难得一见的没有赖床,吃过早饭便前往村南边一户木匠家中。
向木匠描述了定制的摊车样式又叮嘱了几处细节,随后约定好三日后来推摊车付了200文为定金便离开。
接下来这几日一家人都忙着做米粉,还要把做好的米粉条晒干,这样更容易保存出摊也比较方便。
很快何家院里的竹竿上挂满了米粉,远远看过去像晒被子一样。
摆摊前两日何锦芸和沈氏去了趟县城,来到那条吃食街。
两人在吃食街隔壁蒹葭巷内租了一户带厨房的屋子。
屋子不大只有一间堂屋一间里屋旁边还有间小茅房,厨房是开放式的在外面院子里,但因为这儿地段好所以租金贵些。
去衙门拿到办好相关的契约手续,母女二人又返回小屋内简单地打扫了一番最后又去吃食街租了个摊位才回荻花村。
这晚几人在饭桌上商量起每月送魔芋豆腐的事情。
“大哥不如你就别去码头了,在家做魔芋豆腐,每隔十日给醉客庭送去,一个月也能挣一两多八百文呢。”何锦芸提议道,醉客庭单子签了三个月家里必须留个人做魔芋豆腐。
码头是按计件给钱,做的多给的也多,按何锦江平常的搬货数量来算一天只能挣个四十文,一个月就是一千二百文。
而醉客庭那边只需两三日就能把四十斤魔芋豆腐做完,送一次就能赚六百文钱。
何锦江想了想答应道:“行,那我就在家里做魔芋豆腐,闲暇还可以去田里看看,你们就好好摆摊不用担心家里。”
第二日,一家人约了张大田来家中用牛车把摊车,木桶,还有几麻袋的干米粉全去拉去县里。
一路上村民们纷纷议论,这何家是搬去住县城了?
就连平常不爱多问的张大田也很疑惑。
到了蒹葭巷内,沈氏也直言不讳道:“大田,有空来吃食街找我们家摊子来吃粉啊。”
“哎,晓得了嫂子。”张大田说着帮忙把东西搬进院里就要走了,“嫂,你们慢慢弄,我就先回去了。”
“行,你回吧。”沈氏道。
昨天只是简单的打扫了下小屋,很多东西都还没收拾也不好迎客,便没有留张大田来家中吃饭。
沈氏转过身对院里兄妹道:“行了,快收拾吧。”
听到发话在院子里聊天的何锦芸和何锦江也止住话头动手收拾起来。
三个人收拾好行李屋子,沈氏洗洗手准备去做饭,她们从荻花村拿来了很多菜,这几日暂且不用买菜。
这时何锦江道:“我就不吃了,娘,芸芸,锦文还在吴叔家我先赶快回去了。”
本就想着帮忙搬行李收拾屋子才跟来的,这会都收拾妥当了,他还是赶紧回去的好。
抬头看天已是申过半,现下天黑得早,在拖会恐怕走到半路就得摸黑了。
“哥,我送你出去。”何锦芸从小板凳上蹦起来,又对着正在洗菜的沈氏道:“娘我去送送哥,顺道在去看看吃食街。”
沈氏目光转来手上洗菜的动作也没停,“好,别贪玩乱跑,锦江你回去也好好照看弟弟。”
“行,娘那我先走了,你好好保重身体。”
两人出门先是去吃食街看了一番,现在正是私塾、书院放学时间,街内两边的小摊挤满的人群。
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兄妹俩对视一眼,内心都对明日充满期待。
出了蒹葭巷何锦芸让大哥在原地等会,自己则去附近的糖铺买了一袋酥糖。
“哥,你把这个带回去给锦文,我瞧他今天失落得很,回去好好和他说说。”何锦芸将酥糖递给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