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抱成一团,好一会后才分开。
次日,天还没亮何锦芸二人就起来开始准备摆摊的东西,昨天买的鱼大足足做了两大碗鱼豆腐,又泡了两桶米线这下肯定能卖到下午。
把准备好的食材佐料全放在摊车上两人合力将摊车推到摊位。
令人惊讶地是已经有客人在等着她们了。
“哎,大妹子你们来了,快我要一碗米粉加鸡蛋的。”
“我也要一碗加鸡蛋的。”
“行,我马上烧火煮粉,大家坐会啊。”沈氏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一边把准备的食材一一摆出来。
几个客人也是热心肠还帮她们俩整理摊车和座椅。
就凭这点何锦芸便多给他们加了两块鱼豆腐。
“你家这个就是香,光闻着口水就出来了。”身材胖乎的男子说罢便立即埋头嗦粉。
坐在他对面的身材较瘦的男子乐呵道:“是啊,昨天早上吃了一回就一直想念着,下午来竟收摊了,老板要我说你们就该多准备些,我好一日三餐都来。”
话音刚落,何锦芸就笑嘻嘻接道:“客人说得有理,今日我们家也特意多准备了很多,客人中午下午一定来哈。”
“哈哈哈,那肯定!”
这时又来了几个客人,何锦芸忙过去迎客。
早上清闲,等这几桌客人走后,沈氏便从院里挑了桶水来将堆在盆里的碗洗净,何锦芸则沾湿了帕子把桌子椅子上上下下擦了一遍。
完事后正想着要不要煮点粉吃个早饭,卖烧饼的叶婶揣着几个饼过来了。
“叶婶。”何锦芸先打了声招呼。
听见闺女一喊沈氏也明白忙招呼道:“妹子,你来坐,昨儿谢谢你多分我家芸芸几个饼。”
“哎,见外了,这么早就接了几桌客人肯定没吃饭吧,我拿了两个肉馅饼你们垫吧垫吧肚子。”叶婶将还冒着热气的塞给沈氏。
沈氏心里跟明镜似的,也不推脱,接过烧饼便道:“你家烧饼好吃,量也大,咱这有些胃口大的客人就喜欢吃了米粉又拿上一张烧饼吃,这才叫管饱。”
叶婶眼睛一亮,喜开颜笑地握住沈氏的手道:“哎呀,都说一见如故,这不我一见大嫂就觉得亲切,原是像极了家里头那个和善的姐姐。”
听罢沈氏也乐道:“呵呵,缘分呐,你年纪虽比我小但可来这摆摊的年份却比我多得多,日后还需妹子多照拂。”
“一定一定,大嫂闺女你们快吃烧饼吧,冷了可就硬了。”
“哎,好。”
而后又聊了吃食街,家庭,孩子方方面面很多事情,两人说到投机时眼里满是欣喜,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坐在她俩对面的何锦芸硬是一句话都插不进去,只得一口接着一口地吃烧饼。
娘何时变得这样能说会道了?
天气越发寒冷,来吃米粉的人多。
忙过中午何锦芸累的脚痛腰也酸,她伸个懒腰骨骼都嘎吱作响。
沈氏特意多煮了三碗米粉,和闺女端着满满的米粉给叶家送去。
回来时手里又多了几个烧饼。
这一忙起来就是半个月。
有时候何家米粉摊客人多凳子不够用时还会跑去叶家借几张板凳来。
在有时何家米粉摊实在忙不过来,叶婶还会叫她丈夫守着摊子,自己则和儿子过来帮忙。
当然在何锦芸也不忘在自己摊子帮忙宣传叶家的烧饼,叶家的饼摊子生意也比以前好了不少呢。
就这样互利互惠地相处了半个多月,何锦芸也明了叶家都是些心眼好的人,渐渐的也会和他们叶家开开玩笑说闹一番。
霜降这日,天气寒冷。
叶家独子叶舟下了学就赶来何家的摊子帮忙。
“沈姨,桌椅我擦干净了。”叶舟将污帕丢入水盆内,搓洗后拧干挂在树竿上。
“行,麻烦你了舟儿,先坐会啊,也是难为你下学就来这儿帮忙。”沈氏边说边将煮好的米粉捞入碗中。
“不麻烦不麻烦。”叶舟搓搓手掌期待地看向摊车那边,伸长脖子道:“咳,我爱吃鱼豆腐。”
此话入耳何锦芸无奈地笑笑,“晓得你的。”
碗里多加了几块鱼豆腐和一个煎蛋,汤水快溢了出来,小心翼翼地将米粉端过去。
热腾腾的米粉刚上桌叶舟便迫不及待地嗦粉,“太香了,天冷该吃这些热乎的暖暖。”
不妄他连自家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