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过去两个礼拜,这段时间摊子上生意火热,每日都能赚个五百文上下。
天气越发寒冷,热食就卖得越好,不过这对起床困难户的何锦芸是个不小的挑战。
今日又是被沈氏抓着起床,何锦芸眯着眼叹了口气,默默从床上爬起来。
一定要快点开铺子!冬天摆摊他喵的太冷了!
火速准备好摆摊的东西,母女俩合力推着摊车来到摊子,立马忙碌起来。
过了早高峰午高峰时间总算是可以歇会,刚坐下就看得路口行来一熟悉的身影。
是何锦江。
母女俩惊喜万分,忙过去迎他。
“娘,不用接这些不重,咱去摊子上说。”何锦江唇边带笑,稳着背篓道。
他对家人永远是带着一抹温暖的微笑。
“哎,是是,去摊子上再说。”一连快个把月没见见着儿子沈氏激动极了。
来到摊位,帮着何锦江卸下背篓。
何锦芸手里得重,她好奇地揭开盖在背篓顶上的纱布,里面是满满的干米粉。
“哥,多谢你和弟弟又做了干米粉送来。”何锦芸心里一暖,想着她哥真可靠。
每次摊子干米粉不多时,总是能送来,这可省了她不少事。
“一家人说甚么谢不谢的。”何锦江笑道:“我想着上回送来的米粉恐是快卖完了,这次和锦文做了八十斤送来,也不晓得够不够。”
何锦芸想了想道:“嗯,够了的。”
蒹葭巷小院里还留有二十斤,再加上这次的一共一百斤,够卖一个多月了。
沈氏倒了一碗温开水给何锦江。
“渴了吧,先喝水再说,今日怎么不见锦文来呢?”
一路上生怕生怕耽搁了时间,的确没怎么休息,这会喉咙渴得发痛。
何锦江端起碗一饮而尽,用袖口抹了嘴才道:“今日出发得早,若带着锦文来家中鸡猪无人喂,我便交代他好好看家,自己来了。”
沈氏收了空碗点头道:“也是。”
听见这话,何锦芸莫名得看向大哥鞋上的泥泞,在对着时间一想便明白了大哥这又是走路来的。
不过她并未说破,转而笑呵呵道:“大哥还没吃午饭吧,这正好我们一起吃。”
沈氏也笑了起来,如今一家人能同在一张桌上吃饭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
只是小儿子今日没来,心中难免有些苦涩。
煮了几碗鱼豆腐米粉,沈氏还一人加了一块煎鸡蛋才端上桌。
现在早晨有皮蛋瘦肉粥大卖,午间有肥肠米粉热卖,这煎鸡蛋过了午间倒是还能剩下几块了呢。
“快吃吧,天冷凉的快。”沈氏招呼着儿女吃粉,“若是晓得你要来,早上定是要留一碗肥肠米粉给你吃的。”
听见新奇的名,何锦江好奇地问:“肥肠米粉?倒是新鲜,我还没听过呢。”
沈氏嗦了口粉道:“自是新鲜,那是你妹妹自己琢磨出来的,用猪大肠当浇头,红润润的,好吃极了,每日都卖得很好呢!”
一说到关于女儿的事,沈氏就停不下来,“客人们吃过的就没说有不好吃的,若是来得晚的人还吃不上呢,不仅如此芸芸还教我怎么烧大肠来着。”
接着,沈氏又说了不少皮蛋瘦肉粥的事。
何锦芸坐在一旁边嗦着粉边听她娘夸她,心想娘也太夸大了,做吃食的哪有一向好评如潮的,总有些个口味与其不和的说不好吃嘛!
坐在对面的何锦江听着这些,不禁将带有浓厚欣慰的目光移向小妹,“是吗?当真是厉害,芸芸越发能干聪明了!”
“是了,闺女聪明,儿子也勤快能干。”沈氏还不忘夸夸自己的儿子们。
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来了,只见沈氏又说了不少吃食街的琐事。
一番午饭过后,何锦江帮着把积满木盆的碗洗干净。
“娘,现在快腊月了,前天周伯还问我们家什么时候杀年猪,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把日子定一下。”
听见儿子这样说,沈氏才发觉时间不早了,洗碗的手一顿,问道:“是哈,这会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杀年猪吧,周伯和吴叔家杀了吗?”
“没呢,不过也就这两天了,到时候我和锦文过去帮忙。”
“行,那时你同长辈几个说一声我和芸芸就不去帮忙了,等初六咱家杀猪了请他们过来吃饭。”
“好。”
初六,何锦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