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往日,以关羽的刚愎自负,是绝难听进此等“避战退走”之言的。
但今日不同往昔!
荆州之失,糜芳、士仁的背叛,尤其是孙桓那封被自己亲手丢弃却一语成谶的预警信,如同三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碎了他那坚不可摧的骄傲外壳。
轻敌,自负,一意孤行……这些词如同毒蛇噬咬着他的心。
巨大的挫败感和对错误的清醒认知,让这位素来强硬的武圣,此刻竟显露出一种罕见的、因痛定思痛而产生的妥协。
关羽沉默了。
他死死盯着地图上上庸的位置,又望向南方那象征着耻辱和失地的方向。
丹凤眼中,愤怒、悔恨、不甘与一丝疲惫交织变幻。
帐内落针可闻,时间仿佛凝固。
终于,他长长地、沉重地叹息一声,那叹息仿佛抽干了他所有的力气。
他缓缓收起佩剑,声音沙哑而疲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罢了,就依季常所言。”
“廖化!”
“末将在!”
廖化精神一振。
“即刻传令!”
关羽的声音陡然转厉,恢复了统帅的威严。
“全军拔营!抛弃一切辎重,只带三日干粮!偃旗息鼓,连夜向北!目标——上庸!有敢泄露南郡消息、动摇军心者,斩!”
“诺!”
廖化大声应命,转身飞奔出帐。
关羽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南方漆黑的夜空,仿佛要将那失去的荆州刻入骨髓。
然后,他猛地转身,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高大的身影带着一股悲壮与决绝,大步走出了帅帐。
当樊城内的曹仁终于确认了荆州巨变、狂喜着准备“痛打落水狗”之时,关羽率领的荆州军主力早已绕过樊城。
关羽利用曹魏尚未完全反应过来的时间差,指挥大军沿着南阳郡西部的崎岖山路,昼夜兼程,向西北方向的上庸撤退而去!
历史的长河,在此刻悄然分岔。
吕蒙的白衣渡江依旧成功,荆州南郡落入了孙权之手。
然而,那原本注定在麦城陨落的将星,却因一纸来自江东“小将”的警讯,于绝境中觅得一线生机,带着复仇的火焰与未竟的壮志,冲出了必死之局,遁入了上庸的群山之中!
孙桓这只穿越时空的蝴蝶,终于扇动了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