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即水鸟,此处用孝子顿奇、丁密之典,“顿奇至孝。母丧,感慕哀声不绝,致飞凫白鹅栖庐侧,见人则去,见奇则留”、“丁密遭父艰,致飞凫一双游庐旁小池,见人则驯附如家所畜。后遭母艰,密归宿所居,一宿故双凫复游戏池中”[31]。“白兔游”用的是孝子方储的典故,“方储字圣明,丹阳歙人,幼丧父,事母,母死,负土成坟,种树千株,鸾鸟栖集其上,白兔游其下”[32]。“灵瓜”用孝子焦华典,“昔有焦华者,至孝,长安人也。汉末时,为尚书左仆射。其父身上患□,焦华甚有孝心,侍养父母,衣冠不解,昼夜忧心,恐惧所及。其父困患,华归家曰:‘兄弟二人,父若不差,身死地下,谁当事父?’父曰:‘汝身长娇能非轻,不可绝其后嗣,汝更勿言。比来梦恶,定知不活,闻我精好之时,汝等即报内外诸亲,在近者唤取,将与分别。’华问父曰:‘患来梦恶何事?’父曰:‘吾梦见天人下来取我,语曰:‘汝欲得活,时得瓜食之一顿,即活君也。而不得瓜食之,不经旬日,终须死矣。’今十二月非时,何由可得瓜食,是故知死。’华闻此语,气咽含悲,食饮不下,声塞顿绝。乃至十日,后始更苏。梦见神唤焦华:‘汝有孝心,上感于天,天使我送瓜一双与汝来,君宜领取,与父充药。’华遂梦中跪拜而受瓜。梦觉,即于手中有瓜一双,香气满室,而奉其父,父得瓜食,其病得差。”[33]“神橘”用孝子王虚之典,“王虚之,庐陵西昌人。年十三丧母,三十丧父,二十年盐酢不入口。病着床,忽有一人来问病。谓之曰君病寻差。俄而不见,又所住屋夜有光。庭中橘树,隆冬而实。病果寻愈,咸以至孝所感”[34]。孤身一人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语言的不通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隔离带,思乡的情绪成为了这个时候寒山唯一可以排遣的。父母已经过世多年了,出门时带着的那一抔黄土早已不知散落何处,父母的坟茔不知是否安好,可是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漂泊在外,“今为不孝子”(《我见》一五九),想到这里,寒山不觉潸然泪下,为自己不能克尽孝心而自责不已。可是山迢迢,水迢迢,故乡却在那遥不可及的地方,望眼何处是乡关啊?乡思乡愁,百般无奈在心头。那个曾经堕落败家的哥哥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依稀记得小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度过的幸福的日子,可是因为自己功名一直不成,哥哥染上赌瘾,那个曾经温暖的家就这样消失了。是啊,家是一个港湾,总是让人挂念,尤其是向此刻孤独无依的寒山。对于寒山来说,对家的牵挂自然少不了妻子和儿子。自天宝七年(748)到这个时候已经12年了,想当年妻子带着儿子离开那个破败不堪的家的时候才四岁,转眼已经是16岁了,儿子还好吗?妻子还好吗?经过了安史之乱这场劫难之后,他们是否依旧平安幸福呢?想到妻子和儿子,寒山的心中只有歉疚,特别是对于妻子,寒山的那份愧歉无以言表。这些年妻子自己带着儿子一个人生活,一定受了不少的苦,寒山是多么希望能够再见到妻子和儿子啊,那份天伦之乐,谁人能够割舍?十二年了,一切都还好吗?深深的歉疚充满着寒山孤寂的内心,让寒山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牵挂和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