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不是一个出家人,他未曾剃度过,他只是一个隐士。¨兰·兰*雯+茓\ ′毋^错_内/容/寒山也不是一个脱离世界的人,他隐居于寒石山,但他是生活于这个世界之中的现实的人,实际上丰干禅师与拾得和尚也是如此。从一段广为流传的对话中,也许我们可以了解一二: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且待几年,你且看他。”
当然我们可以从佛教的慈悲心出发对此做充满哲理性的解读,但若是细细品味这段对话,难道不是在诉说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吗?不是他们现实生活的写照吗?这段话后来广被世人传诵,成为了《寒山拾得忍耐歌》:
寒山拾得笑呵呵,我劝世人要像我。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饶一著,切莫与人争强弱。
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
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
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宽心大著肚。¨求\书?帮/ /耕!芯~蕞*全*
终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
若还存心忍,步步得便宜。
世人欺我、害我、打我、骂我、骗我,如何处之?
禅师答曰:
只管任他、凭他、远他、莫要理他,再过几年看他。
身穿破衲袄,淡饭随时饱。
涕唾在脸上,不弃白干了。
有人来骂我,我也只说好。
有人来打我,我自先睡倒。
他也省气力,我也无烦恼。
这个波罗蜜,就是无价宝。
能依这忍字,一生过到老。
听天由命
听听听。堂前父母须当敬,
兄弟同胞要一心,枕边谗言休要听。
天天天。天意与人无两般,
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青天。
由由由。也有欢喜也有愁,
世间苦乐不均事,万物从天不白由。
命命命。五行八字皆前定,
切莫算计他人有,富贵贫穷都是命。?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安分守己
安安安。夜间一宿日三餐,
非干己事休招惹,身得安时梦也安。
分分分。今生衣禄前生定,
休将巧计害他人,儿孙自有儿孙福。
守守守。命里有时终须有,
莫恨贫苦怨爹娘,儿孙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别人闲事不要理,
休言长短笑人饥,何不将心谅自己。
这里面所包含着对于世俗的生活的关注和理解也就更为清晰了,寒山、拾得、丰干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可是因为他们行为的孤僻、怪异而不被世俗偏见所接受,比如国清寺内的僧众,他们现实生活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多少天台人,不识寒山子。莫知真意度,唤作闲言”(《多少》一八一),但是,这不妨碍他们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拥有着对于世事的体会和关注。寒山、丰干、拾得常啸吟于明岩朝阳洞前,相传有一天,三人共坐于斯,拾得指着对面山上说:“一样的山,为何有的树木枝叶茂盛,有的枝叶憔悴?”丰干答曰:“其土使然,土厚者枝叶茂盛,土薄者枝叶憔悴。”寒山忽而有感,赋诗曰:
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
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
不得露其根,枝枯子先坠。
决陂以取鱼,是取一期利。
(《国以》二二五)
三人相视,有戚戚然于心,忧国爱民之情溢于言表。其实,在寒山诗中,这样的诗歌还有不少: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狞狰。
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授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
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我见》五十八)
在这里寒山以狗争骨头为喻,对世人汲汲于私利而进行你争我夺情形作了形象的揭示。再如:
城北仲家富,渠家多酒肉。
仲翁妇死时,吊客满堂屋。
仲翁